11月23日上午,记者走进成丰农业2号蔬菜大棚,顿感温湿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放眼望去,生菜、香菜、菠菜、菜心等十多种绿色蔬菜相间而种,使这个面积2亩多的大棚内绿意盎然。
56岁的农民刘长拴正蹲在一垄地上翻地,那种专注的神情像在伺候家里年幼的孩子。
“上一茬种的菜都摘完了,翻完地我们准备再种别的菜。”刘长拴一边拾掇一边和记者聊起了天。他指着垄间一个个悬在半空中的黄板说,温室里灭虫采用的是物理方法,这个黄板就是专门用来捉害虫的。“我们种菜不用农药,用的是有机肥,没有污染。这儿的柿子摘下来就能吃,还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
记者摘下一颗尝了尝,果然品出了记忆中西红柿的原味儿。
“从品种设备的选择到病虫害防治,有机蔬菜种植和传统蔬菜都不一样。”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薜永军告诉记者,有机蔬菜种植对先天条件要求很高,每年都会有专业机构对这里的土壤、水以及种植情况进行检测。“我们的土壤和水质全部做过化验,水质达到一级,比饮用水还要好,土壤也完全合格。”
记者发现,这里的温室大棚与普通大棚不同。这些高效日光温室长200米,高4.9米,钢架龙骨,运用高性能保温材料及砖混结构的厚墙体设计,这种高标准日光温室单栋造价50多万元。薜永军说:“传统的温室只需要十万元,像我们这么大投入建造温室的,在内蒙古西部也少有。我们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做真正的有机农业。”
记者了解到,发展生态农业一直是九原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2011年,哈业胡同镇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成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工厂化育苗以及城市物流配送、便民直销的现代农业企业,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打造的现代有机农业生产基地。
目前,成丰农业建有高效日光温室46栋,已种植有机蔬菜、粮食作物约500亩、20多个品种。由于有机蔬菜的品质大大高于普通蔬菜,因此卖价较高,有的价格甚至是普通菜的3至4倍。成丰农业的有机蔬菜平均每斤卖到12元,主要销售给VIP客户,同时进入维多利等超市销售,今年整体销售已达500万元。
如今,成丰农业还在市区建设了10个直销点,以便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高品质蔬菜。
示范引领:
让村民也跟着富起来
在成丰农业公司,一个现代化的“巨无霸”温室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由北京京鹏环球科技公司监制的智能连栋玻璃温室约5000多平方米,内部完全是现代化装备,主要承担培育蔬菜种苗的重任。
在温室内,记者看到了平常很少见到的补血菜、食用甜菜等新鲜菜品。薜永军介绍说:“现在老百姓都希望能吃上放心蔬菜,我们每年都做优良蔬菜品种示范种植。好一点的品种,我们就引进来,带动周边的农户种植。”
“我们刚刚和东园乡签订了一个20万株的育苗合同,把种苗平价卖给农民,带动他们一起致富。”薜永军说,市场上的苗子四五毛一株,他们只卖二毛五。作为包头市设施蔬菜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和九原区哈业胡同农技推广体系服务站,科技推广、示范带动也是他们的另一项重要职责。
据了解,有机蔬菜基地在种植上选择了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并实行集约化育苗,订单种植,产值相对较高。
“我们种的茄子长型、个儿大,本地人根本没见过,一亩地能产一万多斤呢。”51岁的承包人洪永驱告诉记者,他种了一辈子的菜,可以算得上是半个“专家”。他表示,种植果类菜,经验很重要,大棚里几点起帘,几点下帘,都有讲究。“差个十分八分都不一样,温度控制得好,连病虫害都要少一些。”
在34号大棚里,刚刚从内蒙古农大毕业的郭佳佳正在精心地照看着种苗。23岁的她出身农家,因此对每天8小时伺候这些小苗一点儿都不觉得厌倦。“在这儿能学到不少东西,我希望以后也能成为的技术人员。”郭佳佳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新毕业的大学生,这里包吃包住,每月还能拿到2500元。“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我觉得做农业一样有前途。”
和大学毕业生郭佳佳一样,作为有经验的农工,当地农民刘长拴和张秀芳也能在这里每月拿到2500元的工资。
记者了解到,成丰农业在土地流转机制上突破“你买我卖,拿钱走人”的思想,鼓励农民在土地流转后就地进入农业园区打工或承包温室,使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费的同时,学到先进的农业技术,挣到更多的钱。“不失地、不失权、不失利、不失益”的“四不失”原则,以及“以租保本,反租保利”的流转模式给农民收入上了“双保险”,也使当地村民受益良多。
对于未来的市场,薜永军十分乐观。他说:“现在许多消费者已经有了吃有机食品的意识,但对真正的有机食品还不是很了解。只要我们保证自己的产品是真正有机的、安全的、高品质的,就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选择健康膳食的行列中,从而拓展出更大的市场空间。”